top of page

孩子的整體智能發展,家長/ 老師需要關注的事情...

柏浩(化名)今年七歲半,就讀小學二年級,他於四歲時被衛生署智能評估中心(CAC) 診斷為整體發展遲緩(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), 言語表達及理解能力亦屬於輕度遲緩(mild language expressive and receptive delay), 他在學前階段已接受相關康復訓練。上年他升讀一間推行融合教學的主流小學,並持續參與校本言語治療服務計劃、學校亦安排柏浩參與課後功課輔導班。他的學習能力較弱,未能完全掌握基本加減數學運算及物件守恆(conservation) 的概念,他對物件數量等的比較判斷容易出現誤差,例如同樣數量是10 個硬幣,柏浩會覺得硬幣擺放在桌上水平打開排列,會較把硬幣垂直疊高的數量為多。柏浩媽媽很擔心柏浩在小學階段未能跟上學習進度,特別是數學科等需要運用邏輯推理能力的科目。

根據皮亞傑(Piaget)的四階段認知發展 (Cognitive Development),2-7歲的幼童屬於「前運算期」(Preoperational Period),這階段孩子的思想會傾向自我中心,未能從別人的角度出發,及未能明白「物件守恆」概念。「前運算期」的下一個階段則稱為「具體運算期」(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),7-11歲的孩子均屬於此階段。在此階段,學童能逐漸建立解難能力,並掌握數量、體積及重量的守恆概念。柏浩進到小學以後,認知階段開始進入「具體運算期」,不論語言解難能力 (Verbal Reasoning)、數概運算技巧,均會在此階段發展建立,若他在此方面的根基未能穩固,可以透過相關的訓練提昇孩子的能力。

bottom of page